首页 > 嘉寅说说 > 推荐SAP BW的学习书
2007
06-20

推荐SAP BW的学习书

2007-Jun-19
晚上给来自国外的SAP BW资料的五位定购者传送资料。来到一家咖啡吧上网。在MSN上遇到QiuQQ.

将要毕业的QiuQQ是BW项目的实习生。她提到了她目前学习SAPBW所存在的疑惑。这些疑惑是非常典型的过程。我觉得记录下来有些意义。因为有一些朋友在给我的Mail的也提及基本类似的问题。

她提到,两个月前,老大给她几本BW Administrator Workbrench,Analyzer等几本SAP的官方教程,让她看。两个月来,看的天昏地暗,现在想来,第一个月看的东西基本白看了。这个过程是大多数毕业生或者实习生的非常典型的经历。我记得我毕业实习那段时间,师傅给我一本LCD显示模块芯片的厂家设计参考文档,让我设计依照这个文档来设计可视电话的视频模块的电路板。而之前在大学里自己几乎没有设计任何一块电路板。对于熟手来说,依照LCD显示模块的厂家设计参考文档是非常容易可以设计出电路板。但是当时对我来说,真是痛苦的经历,不知道如何把学校的课本知识和手头的《LCD显示模块的厂家设计参考文档》建立联系。即使看了一个月《LCD显示模块的厂家设计参考文档》,还是不知道该到底如何设计我的电路板。如何修改参考设计?要改动什么东西?为什么要改动?而这段时间师傅都不愿意给你讲述任何东西。总是一句话:看,再看,再看看。痛苦到极点。

这是大多数师傅带实习生的非常典型的方法。这个方法对于实习生是有益的。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,你的疑惑和痛苦升华到了顶点,你最终总是能够自己找到一个突破口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师傅的所给与的指导会起到显剧的效益,否则不经历自己的痛苦的理解阶段,师傅一来就是给你大量辅导,你也许会觉得师傅讲的东西索然无味,没有兴趣。在一些公司中,实习生的这个过程的表现,会作为是否正式录用的一种参考。

她提到,学习SAPBW有什么书可以参考?刚好在我的留言板中,也有人提到这个问题,我已经做过回答。就偷懒的拷贝发送过去。然后她马上说,她的老大要她禁止看两傅的书。她的老大是国内业界最著名的咨询公司的SAP BW业务负责人。当别人问到,学习SAP BW有什么好的书可以推荐?这其实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。这取决于你的个人习惯,你的学习方法,你做事情的方式,也取决于你当时所处的状态(有项目任务压力的顾问和实习生学习阶段是不一样的)。就拿我自己来说,当我面临一个新东西,在最初的阶段,越多的资料,越多的书籍,我越喜欢。我觉得任何资料都有可取的一面,当然也有不完美的地方。对于可取的一面,你吸收。对于不足的地方,你越过,迅速的把一本书读“薄”。所以我从来不会说某本书很差(但是不能是简单的罗列或者抄袭其他资料)。如果叫我推荐什么书,我也许会把大多数我认为有可取之处的书都作为推荐。但是对一些刚接触这些东西朋友来说,他们是不容易分辨出哪些是可取之处。而时间往往是宝贵的。

我的一位顾问朋友说,他很少有时间去读SAP的标准教材,有问题直接查找Help或者在SAP的技术支持渠道上发言询问,这又是另外一种适合他的方式:已经具有相当基础的顾问并要求迅速解决问题情形下所阅读的方式。如果你向他询问学习SAP BW有什么好的书籍参考,从他最经常的习惯,他可能推荐Online Help文档还不是SAP的一些标准培训教材。他的推荐也许会建立在他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之上。

即使是初学者,也常常表现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兴趣。去年我给一些朋友们讲述SAP BW课程时,当我个别的去询问对于课程的反馈时,一位告诉我,在课堂中要侧重练习,让大家多做练习。另一位则告诉我,在课堂上要多讲述概念,要多讲述为什么,练习可以留给大家晚上回家自己去做。几乎完全相反的建议。也许有些人在学习新东西的最初阶段是表现为实践型的学习者(请给我快速展示结果,告诉我如何去做),有些人在学习新东西的最初阶段时表现为概念型的学习者(请告诉我它是什么?为什么要那样做?请给我讲述清楚原理和概念)。有些人偏好由实践再到概念,有些人偏好由概念再到实践。如果拿两傅的书让他们决定是否购买?也许结果是不同的,第一位也许看到这本书,大量的截屏图片,当然有很多的操作实践,他会很喜欢。另外的朋友,也许会说,太多的截屏图片占了书的大部分篇幅,基本不讲什么概念性的东西,买这样的书觉得“东西少,不值”。

他的老大只要求看SAP BW的标准培训教材,也许是基于这样的考虑,实习生有足够的时间,应该多看一些概念讲述详细的书籍,这样可以打好非常好的基础,以后遇到各种问题时,概念清楚,基础知识扎实的往往具有很好地分析问题的能力。

关于推荐书籍,一般来说,该技术的官方机构所提供的培训文档,技术手册是要首先推荐的。这样这样的书往往是愿意阐述详细背景信息,详尽的阐述基本概念,也提供精选的练习场景。总之这样的书,尤其是培训文档,是很好理解初学者的需求而写,或者是以提供最详细和权威的信息而为其特点。

另外,她也提到,两个月下来,她目前存在的问题是:很多东西,知道怎么样去操作,步骤是清楚的,但是不知道为什么?这是非常正常的感觉,甚至她说另外的感觉:很多东西,知道原理和为什么,但是不太清楚如何去操作。这也是正常的感觉。在IBM的大量项目实践环境中,当你所有的疑惑都没有的时候,你就是专家,也许那个时候,来了一个实习生,你是他老大,留给他一堆资料,严肃的告诉他,先自己好好的看两个月,有疑问先自己解决,不能解决的先记着,两个月后才可以来问我,因为这两个月你要忙于项目。

后记,推荐阅读相关文章:
1.成人学习的规律
2.培训和学习的原则指导

后记:写完这篇Blog时,我想去找一下我2001年实习时做的六层电路板,想拍摄一个照片上来做个纪念。搬家后不知道放在那里了。但是肯定还在。有一阵子我还拿它做我的鼠标垫(电路板厂加工好的电路板,但是还没有布置元件),那段六个月时间的实习,让我从根本不知道如何做设计,到最后成功的完成设计,并正式应用到产品当中,这个过程,让我觉得从事电子工程师的工作是非常的有趣;看到工厂里机器往我设计的电路板上贴元件,很激动。年轻的师傅们也和我们共享他们的电子工程师的一些宝贵的经验,他一直认为我们将来将从事电子工程师的职业。

最后编辑:
作者:yitai
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,什么都没有留下。

留下一个回复

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。